郭家铭说,做演员很惨,因为流着自己的眼泪,过着别人的生活,就像新片《有家》中的朱有家,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,都要把自己弄得很惨,拍摄现场,他一直在哭。
可郭家铭又说,他乐在其中。他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,因为总能遇上肖扬、肖童、朱有家这样的好角色,“我喜欢演戏,有时放假20天,就会想念剧组的盒饭了,觉得那才是自己的生活!”
我不是明星,我是演员
2007年,郭家铭凭借电影《我自己的德意志》获得国际艾美奖最佳男演员提名,面对“新的震撼”“最有才华最年轻的中国男演员”等扑面而来的赞美之辞,郭家铭没有被冲昏头脑,接下来的日子,他没有接拍大量商业片追逐名利,反而潜下心来,用一部又一部极具文艺气息的艺术电影磨练着自己的演技,丰富着自己的内心。
许多年后,当郭家铭在美国某电影学院看到学生们的毕业狂欢时,想到了青葱时代的自己,“刚进中戏时,我们都觉得未来灿烂美好,好莱坞、张艺谋、冯小刚都在向自己招手。毕业后,当我们骑着自行车一个个剧组递资料、每天为生计奔忙时,才知道做演员并不容易。曾经也想红,可是你越想就越没有,惊喜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出现。看看当时我们那届90多个同学,现在还在演戏的只有10几个。我还在做着这件事,还觉得有意思,这就足够了。”
在中戏时,老师教导郭家铭做演员要对得起每一个角色,“这些年我始终遵循着,哪怕要我扮女生也要演得很逼真。我不是明星,我是演员,演员有点惨,流自己的眼泪,过别人的生活,但我很享受。就像这次《有家》中的朱有家,作为演员,一定要去尝试这样的好角色,否则就是遗憾。”
得奖是肯定,演技更重要
新片《有家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,讲述了郭家铭饰演的朱有家在面临生活困境时始终坚守孝道,勇敢担当起照顾植物人养母的重任,最终使沉睡的母亲奇迹般苏醒的故事。郭家铭说:“当时导演找到我,我看了剧本后,非常感动。这是一个好机会,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。我跟角色原型交流过,他的人生实在太悲惨了,但他很了不起,一直凭借信念支撑着自己。跟他见面后,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部戏演好。”
拍摄中,郭家铭很注意每一个细节以及情绪的表达,力求让朱有家的形象深入人心,“这是我出道以来遇到的最难的角色,无论肉体还是灵魂,都要把自己弄得很惨,拍摄现场我就一直在哭。片中的朱有家其实是被抱养来的,母亲倒下后,邻居告诉了他真相,虽然有些挣扎、无助,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,并决定继续照顾好母亲。《有家》是一个普通男人20年的真实写照,让人动容。”
为了在外形上更贴合角色的中年气质,郭家铭在短时间内增肥25斤,拼命程度不亚于印度巨星阿米尔·汗,“导演觉得我的形象不太像,于是就让我增肥。我在拍摄地的农家吃面吃大馒头,5天里增肥25斤。后来身体实在受不了,住进了医院。现在拍完一年多了,可我还在受着减肥的困扰,每天都在跑步、健身。不过为了角色,一切都值得。”
凭借在《有家》中的表演,郭家铭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节“最受传媒关注男主角”,至于对奖项的期待,他表示,“一部电影是整个团体努力的结果,能入围,我已经很开心了,跟得奖相比,我更希望院线播映这部电影,唤醒大家孝顺父母,让朱有家的坚持、信念感染更多人。”
想做独角戏,想演音乐家
除了演员身份,郭家铭还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手。2017年3月,他的个人首张原创钢琴专辑《旅程》正式发行,“我每天都坚持着创作,有了灵感就用手机录下来,我正在筹备第二张专辑,也想开自己的音乐会,还想做一场独角戏,讲述我的故事,配上我的音乐。我从小学钢琴,因为有了钢琴,才有了现在的我,把音乐带到电影中是我的梦想,很想演一个盲人钢琴家。”
成长的岁月里,郭家铭最想感谢的就是妈妈,“妈妈很了不起。我5岁那年,有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小朋友在弹琴,就很想要一台电子琴。当时是1989年,妈妈花了几个月的工资,还借了钱,买了一台2800元的琴给我,非常感谢妈妈,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了我最大的帮助。”